【讲座主题】大规模储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讲座时间】9月26 日 星期五 09:00-16:30
【讲座地点】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D260会议室
王航杰15321299518
(1) 【主讲人】刘永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抽蓄事业部(新源集团)二级顾问
【主讲人简介】刘永奇,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国网抽蓄事业部(新源集团)二级顾问,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市场建设、新能源调度管理及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主持开展了东北电网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大规模风电嵌入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等多个重大项目,管理了河北丰宁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投产工作,获得省部级奖项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讲座内容】新能源全面市场化给新型储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 【主讲人】惠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讲人简介】惠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二届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先后多次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863项目负责人。主导多项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国家级示范项目,组织建立了我国电力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发起成立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编制(修订)储能技术的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5项以及团体标准5项。出版专著11部,获发明专利35项。
【讲座内容】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3) 【主讲人】蒋治亿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产品研究院院长
【主讲人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学博士,天合储能研发中心负责人(高级总监),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曾被评为“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此外,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产业博导。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研究拥有15年工作经验,在电池的电化学体系、电池结构设计和材料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储备,在工艺制备方面具有多年头部知名电池企业的技术积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协同攻关类项目1项(排名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1项(排名第二,企业排名第一);常州市产业创新科技支撑项目1项(排名第二)。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际知名电化学与能源材料领域SCI期刊上发表电池研究相关SCI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7篇;共申请锂离子电池相关专利共289件,发明专利136件,海外PCT专利23件,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1件,授权11件。加入天合储能后,蒋治亿博士全面负责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工程化。在锂离子电芯材料、电化学体系、工艺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研发,旨在开发和产业化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大容量高效率长寿命储能电池。
【讲座内容】“储”势待发:大规模储能如何支撑能源变革
(4) 【主讲人】徐超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副主任
【主讲人简介】徐超, 200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至2010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2013年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年7月9月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现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担任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一直从事新能源与储能领域的多场耦合传热传质试验和数值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燃料电池及电解水制氢热管理、流场优化、及性能均匀性优化;聚光太阳能热转化与储热;储能电池热管理等。至今在《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已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被SCI他引5000余次,SCI的H因子为41。目前担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委员,并担任了SCI期刊《Science Bulletin》和《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的副主编。获得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五名骨干之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讲座内容】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平台建设和技术研究
(5) 【主讲人】时智勇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讲人简介】时智勇,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发展利用相关政策、市场机制等问题研究,先后承担了多项政府部门、国家电网公司研究项目,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电力创新奖、国网公司软科学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报纸文章20余篇。
【讲座内容】新发展阶段下储能市场化应用关键问题
(6)【主讲人】刘敏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室主任
【主讲人简介】刘敏,博士,国网浙江电科院储能技术室主任,全面负责浙江电网新型储能及电氢耦合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等25余项,主持国内首个海岛氢能示范工程等创新工程10余项,获省部级及行业级科技奖励11项,参编国行标12项、团标及企标20余项。长期担任全国能量变换标准化委员会(TC459)等国标委委员、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与全国氢能技术标委会审查专家;担任国家能源局、中电联等评审专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指南专家与评审专家;任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与山东大学研究生企业导师。
【讲座内容】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管控要求及提升技术
(7) 【主讲人】周喜超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主管
【主讲人简介】周喜超,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网公司青年托举人才。北方工业大学能源动力专业兼职硕士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储能技术、氢能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专业分会副秘书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项,国家能源局课题2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6项,参与编写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主持团体标准3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SCI/EI检索文章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讲座内容】AI技术助力储能后市场运维智能化升级
(8) 【主讲人】陈达鹏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
【主讲人简介】陈达鹏,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长期从事电价机制、投资决策、电力市场机制设计等工作。深度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抽水蓄能容量电价机制、煤电容量电价、“沙戈荒”大基地经济性等政策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3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先后获得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三等奖以及中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等奖项。
【讲座内容】市场环境下调节性资源容量电价机制研究
(9) 【主讲人】赵璐璐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中心系统规划室经理
【主讲人简介】赵璐璐专注储能应用领域,工作覆盖储能核心设备开发、系统集成、多场景应用等,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实践经验。在储能变流器研制、储能控制软件开发、构网储能、应急电源、虚拟电厂等领域具有原创性技术贡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12篇,获得软著7项,参与编制并发布集团标准1项。
【讲座内容】源侧混合构网储能配置选型及运行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10) 【主讲人】李佳瑞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团队技术负责人
【主讲人简介】李佳瑞,华电电科院储能团队技术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发表论文7篇,申请专利13项,曾获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届青年创新创效成果金奖、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第二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重点终端应用赛道三等奖。现结合中国华电集团首批揭榜挂帅项目《10MW级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开发》向各位报告多元混合储能系统在新疆调频场景应用案例的具体情况。
【讲座内容】10MW级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