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座主题:构网型技术
二、讲座时间: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14:00-17:00
三、讲座地点:
线上直播:https://t19c5.hk.xet.citv.cn/sl/F3nrP(联系人郭欣欣17310578562)
四、主讲人信息:
(一)主讲人:李树震
主讲人简介:李树震,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201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国网西藏超高压公司拉萨换流站从事直流运维、安全管理、调相机检修管理工作,2022年招聘至西藏电力设备部,从事变电运检管理工作。
讲座内容:西藏带超容构网型SVG工程管理介绍
(二)主讲人:李明
主讲人简介:李明,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华北电力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组特高压分组秘书长。长期从事常规直流、柔性直流成套设计和科研工作,相继攻克了大规模新能源柔性直流并网、±800kV/8GW特高压柔性直流、构网型电力电子系统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牵头研制了5kA级柔性直流换流阀、基于自主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等核心装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一项,电力行业和国网公司科技进步奖多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 SCI/EI 论文30余篇。
讲座内容:构网型柔性直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三)主讲人:熊小玲
主讲人简介:熊小玲,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职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前往丹麦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IEEE Fellow Frede Blaabjerg。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作为执行人申请和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以及电网公司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讲座内容:提升主动支撑电网能力的构网控制技术
(四)主讲人:刘辉
主讲人简介:刘辉,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兼任“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风光储并网运行与实证技术”国网公司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能源发电设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与可靠性专委会委员,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委会及能源行业风电标委会委员,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项目20余项。牵头获得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牵头编写《新能源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与应用》等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培养指导博士后9人。
讲座内容:构网型新能源并网特性及实测
(五)主讲人:胡海瑞
主讲人简介:胡海瑞,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高级工程师、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系统分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主持完成了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瓜州段)工程设计工作,完成锡盟-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多伦段)工程设计工作,完成了包括永-丰III回500kV输变电工程在内的10项500kV线路工程、220kV线路工程等60余项输变电工程设计工作,能够主导完成从35kV到±1100kV所有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设计工作,擅长工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总结。近两年组织完成了包括包头铝业燃煤自备电可再生能源替代达茂旗120万千瓦项目配套的构网型储能135MW/540MWh项目等8项大容量新能源基地项目的短路比提升专题研究工作,对内蒙古电力系统运行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分熟悉,对构网型技术应用有丰富的经验。
讲座内容:支撑大型新能源基地并网外送的构网型储能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六)主讲人:亚夏尔·吐尔洪
主讲人简介:亚夏尔·吐尔洪,主要从事储能及新能源并网测试、运行控制及涉网安全管理相关研究工作,先后负责新疆电网储能电站运行情况分析工作,新疆电网储能电站设备性能评价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全国首个高倍数调频调压/高过载能力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测试工作,负责完成完成新疆单体容量最大的光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系统并网测试。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全球首个百兆瓦时级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性能测试工作。作为课题科研骨干参与储能相关国家电网公司项目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储能相关国标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编写构网型储能团体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获得授权或者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发表储能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其中EI收录2篇。
讲座内容:构网型储能技术与应用实践